上次介绍了ゼミ,这次想详细地说一说做了什么事。
首先,那就是……
☆第一次的文学分析!
第一学期,Bゼミ的坂口老师(花名:水哥)在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书单,里面都是芥川文学奖的历届得奖作品。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选一个作品,然后自己解读、分析,制作讲解资料,最后在课堂上发表成果。一节课100分钟,一开始全程自说自话,后面大家会针对你的内容提出意见或疑问,这简直太考验各种能力了。
不止自己的解读要作得好,还要准备回应大家各种你意想不到的问题 T-T
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分析文学作品。
毕竟都第三年了,关于文学的课也拿了不少,而期末考时,文学课通常都是要求选择课上提到的其中一个作品,自己进行分析再总结成报告。
但是!有一个地方大大的不同。
文学课上,老师会先讲解那个作品,提供我们一个思路,教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去深度解析一个作品。因此我们的报告感觉像是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上的延长线。
而这一次,老师就只给了我们作品。至于要怎么去分析、从哪个观点下手,完全是靠自己!简直不能太刺激!而且这些作品的研究资料都几乎是零,多数只能找到素人在网上自己发表的一些读书感想、考察之类的。
不像太宰治啊夏目漱石那些,随便一个作品,论文看得你两眼昏花。
(没有骗你,我上次为了写夏目漱石一个短篇『夢十夜』的报告而已,就找了最少10篇论文来参考 Q-Q)
不过还好,第一节课时老师给了我们去年一名发表者的资料大纲让我们参考参考。决定发表顺序时,我也非常好运地成功拿到中间的日期(6月11日)。因为太早发表就没人可以参考,很没有方向感,太迟的话,就会撞到考试期间,把自己搞得超忙。
我选的作品是比较新的,叫做『送り火』。
日本在8月会有一个叫“お盆”的节日(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鬼节啦)
这个节日的第一天,日本人会迎接祖先的归来,叫“迎え火”。最后一天,会把祖先的灵魂送回去,这个就叫做“送り火”。
<小剧场>
老师:这个作品有什么理由吗?
我:没,完全看名字。
老师:……
是的,看名字感觉是我喜欢的那种淡淡忧伤的作品,所以选了 XD
不过我错了,这作品内容是说校园霸凌,超级黑暗又暴力血腥,比起忧伤,更多是疼痛(肉体上的)。
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作品!
可能也是因为这是自己发表的作品,重看了好几遍,所以特别有感情。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这小说的细节描写真的太棒了,让读的人很有临场感。
不像最近很多以越奇葩越好为标准的小说,这作品描写方式很王道,贴近现实。故事背景设定在青森(日本北部)的乡村,而作者非常擅长景色的描写,让乡村的大自然景象栩栩如生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他的文字是有画面、声音和温度的,美得简直会让人倒吸一口气。
等等
我突然发现离题了 XD
反正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我弄出了4300字左右的发表资料,虽然问答环节让我有点慌,但整个发表过程挺顺利,而老师也对我说「きっちり書い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谢谢你认真地完成了)
啊~他有appreciate我的努力......Q-Q
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第一次从零开始,自己选择作品,自己解读主题、从一字一句去推敲出作者想传达的东西。虽然花了很长时间来完成,但是超级有成就感!
其实这就是文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无中生有(虽然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词哈哈)
很多时候,文学作品看起来就只是并排在一起的文字,无聊枯燥,难懂。
但只要试着耐心地一点一点拆开来,就会发现很多埋藏在里面的惊喜。
我这么说也很抽象,只有亲身体会才会知道那个感动。
Hmm...硬是举一个例子的话,比如夏目漱石的短篇《心》(不是超有名的那个长篇小说,他这个作品可能比较小众)
让我简单粗暴地说明其中一幕吧:
烦躁地“我”看到了一只鸟,鸟停在“我”的手上,“我”突然无法很好地组织语言,感觉自己跟鸟合为一体,过后“我”就很开心地去散步。
这看起来很意义不明的片段,其实是要表达“通过与他人同化所带来的愉悦”。
文学就是这样神奇的东西,可以把无意义变成有意义,所以才那么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一次试着不靠老师的帮助,不去看别人的论文,完全是由自己去做文学分析这件事,有种好像要独立了的感觉(雏鸡起飞~)
虽然很有挑战性,但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次经验!谢谢水哥 <3
1 条评论:
呜哇,感觉好困难。让我想起这个 sem 的其中一个 assignment, 老师要我们写一篇 law perspective 的 article, 限字 3000-5000个字,reference 指定要15个 journal,我根本就没有方向啊啊啊。相比别的老师有给特定范围或 topic,这个老师都没有给!哭哭!
发表评论